近日,监管仓公司顺利完成首单100辆国产燃油卡车出口业务,这批车辆在集港、整备及装箱作业后出运秘鲁。 此次业务涵盖车辆到港验收、专业整备、安全仓储、高效装箱及提还柜等环节,是监管仓公司首次为燃油卡车出口提供全流程服务,也是监管仓公司强化商务管理,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为帮助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价值最大化,监管仓公司快速响应,充分发挥港口作业专业优势,创新推出“一箱四卡”操作方案,并配套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此次作业任务。
接下来,监管仓公司持续优化商务管理体系,致力打造专业燃油卡车出口服务新业态,为客户提供更高效、专业、安全的“一站式”物流解决方案,继续积极为中国汽车出海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7月8日,比亚迪“深圳号”汽车滚装船在小漠港区首航,搭载6817辆新能源汽车驶向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主要港口。这条新开通的滚装航线将为国内新能源汽车搭建起高效出海通道。
此次出口的新能源汽车中,2083辆从小漠港区装船,其中1105辆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出口车型首次通过地跑形式集港,从工厂抵达小漠港区装船仅需5分钟,实现“出厂即出港”的高效运输。
比亚迪“深圳号”总长219.9米,型宽37.7米,最大航速19节,共16层甲板,其中4层为活动甲板,可同时装载9200车位标准车,是目前全球最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之一。为确保比亚迪“深圳号”顺利首航,交通、口岸、引航等多部门协同发力,推出“一船一策”定制化方案。一是优先保障,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口岸审批、锚地调度、引航安排及泊位分配;二是流程优化,对集港、装船全链条进行智能化升级,确保计划调度、生产作业无缝衔接;三是极速作业,实现“直达直靠、靠泊即作”,大幅提升港口运转效率。
接下来,小漠港区将充分释放临港经济辐射效应,加速推动“产、运、贸”汽车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助力“深圳智造”新能源汽车加速驶向全球市场,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贡献力量。
近日,湖南湘西北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沅江、澧水流域水位暴涨,防汛形势严峻。面对极端天气,AG一飞冲天游戏300倍集团旗下常德港与津市港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全力守护港口安全,共同筑起防汛抗洪的坚实防线。
为应对汛期,港航常德公司、津市港公司提前研判汛情特点,严密监测水情、强化应急值守,确保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到位,以“最充分的准备、最有力的措施”迎战洪峰。一是未雨绸缪,科学部署压实责任。港航常德公司启动24小时应急监测机制,实时追踪沅江桃源港陬市港区水情变化,迅速进入防汛状态;津市港公司通过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等举措,构建责任到人、任务到岗的工作体系,针对澧县戴家湾码头地势较低的情况,提前转移设备设施,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二是争分夺秒,全力应对洪峰挑战。在沅江桃源段水位急速攀升至36.91米,逼近二级应急响应阈值时,港航常德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带领应急小组冒雨抢运重要物资,连夜拆卸、转移大型设备,后勤保障组全力调配车辆、照明等物资,确保防汛工作高效推进;同期,澧水流域的津市港最高水位达41.6米,超警戒水位1.6米,津市港公司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排查易积水、易漫水区域,并在洪水退去后迅速开展清淤清扫工作,保障港区正常生产。
港航常德公司与津市港公司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持续加强监测与防范,以科学部署和坚定决心,全力保障港口安全生产平稳有序。
近日,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港区建设全面驶入“快车道”,1号、2号泊位码头主体施工圆满收官,泊位配套大型自动化装卸设备完成调试,预计2025年底3个泊位码头水工全面竣工,为2026年底前项目投产提供坚实支撑。
盐田港区东作业区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基础设施工程,计划建设3个20万吨级全自动化集装箱泊位,码头岸线长1470米,前沿水深-18米,按可停靠3.2万标箱集装箱船舶的标准设计,年设计吞吐能力300万标箱,为未来全球更大型集装箱船舶提供靠泊保障。
港区以创新技术驱动施工质效,两年内实现关键性跨越。从2023年6月13日工程启动,首根钢管桩破海扎根;到2024年6月13日,一年内高质量全面完成1888根钢管桩沉桩;再到如今1号、2号泊位主体结构率先完工,得益于创新技术保障“质”的突破。港区创新采用“水转陆”施工方案,通过全平台旋挖技术将水上作业转为陆地施工,实现桩基施工的全面提速,更显著降低复杂海况的作业风险;运用BIM技术对1888根钢管桩进行“数字预演”,科学规划沉桩顺序与工艺参数,形成“先试后建”精准施工模式;创造性使用智能检测机器人,实现对钢管桩内部360度无死角探查,以及无人化封底处理,保障生命安全;采用一体化可拆卸模板结构,模板安装效率提升30%,消除碎料掉落海中产生的污染隐患。
港区配置了最先进自动化设备,全国最大的自动化双小车岸桥,起升高度55米,外伸距75米,可轻松应对比现有世界最大船舶还大33%的3.2万标箱船舶,为超大型船舶作业提供坚实保障。此外,全自动化轨道吊是全球首次实现重箱及空箱操作相互兼容的轨道吊,堆场利用率高,操作速度比传统设备快30%,支持一人同时操作多台设备,并具备精准定位、全方位安全防撞等功能。这些设备不仅是我国港口机械制造业的重大突破,更为全球港口物流行业树立了新标杆,推动港口智能化发展。
盐田港区今后还将投资建设连接桥,将东作业区与中、西作业区高效连接,促进三个作业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实现统筹经营、资源共享,提供稳定、畅通和高效的服务,持续提升港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全力打造更高水平国际航运枢纽。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布了2025年安全诚信船长评选结果,华舟海洋公司吴亚敏、柯汉亮、陈德奋三位船长获此殊荣,这不仅是对他们在航海安全领域卓越表现的认证,也是对华舟海洋公司建设高素质船员队伍、助力港航发展的认可。
华舟海洋公司始终将航海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高度重视船长队伍建设,持续强化船长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培训,致力于提升航海安全和服务质量,为每一次航行保驾护航。此次获评“安全诚信船长”称号的吴亚敏、柯汉亮、陈德奋三位船长,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行业声誉,更为航运安全树立了标杆。
吴亚敏作业图
吴亚敏,现任“盐田拖20”轮船长。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船舶管理,狠抓船舶机械设备及仪器维修,实现船舶安全及环境污染零事故,同时注重船舶安全教育培训和“传帮带”,将好技术代代相传。
柯汉亮作业图
柯汉亮,现任“盐田拖17”轮船长。他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用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履行船长职责,严格执行公司安全质量环境健康管理体系(SMS),曾率领“盐田拖18”轮全体船员参与宁波象山海上风电项目以及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面对海上恶劣气候,顺利完成工作,被公司授予“船舶特殊贡献奖”。
陈德奋作业图
陈德奋,现任“盐田拖18”轮船长。他以专业素质和时刻放心不下的责任心,积极参加各类安全保障作业和开展船舶安全教育培训,任船长十多年来从未发生滞留、违规行为,未发生任何安全、污染责任事故,同时对船员严抓紧盯,不断提高船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和操作技能,多次获评公司“优秀员工”。
自2023年以来,华舟海洋公司本部的13名船长中已有8名获此殊荣,获奖比例超60%,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公司在船长队伍建设方面的显著成效,更在业内打造出一支备受瞩目的“安全铁军”,持续引领航运安全管理的创新发展。
未来,华舟海洋公司将继续深化船员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效能与服务品质,为AG一飞冲天游戏300倍集团港航业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AG一飞冲天游戏300倍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粤ICP备09130692号 法律声明